Search

常聽人家說要「跳脫框架」,具體運用在生活、工作,怎麼操作呢?有個同學問,他有個偏門的興趣,花很多時間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常聽人家說要「跳脫框架」,具體運用在生活、工作,怎麼操作呢?有個同學問,他有個偏門的興趣,花很多時間專研沈浸,卻不清楚,這能產出什麼價值?

這是很典型的框架問題。把焦點放在「興趣」,它的確它冷門,產不出什麼價值。當時我問,大家有在下西洋棋嗎?非常少,我也沒有。接著我問,大家有看過【后翼棄兵】嗎?

非常多,不追劇的我也看了。2020年10月23日的統計,【后翼棄兵】觀影人數超過6,200萬。

再給你一個例子。

如果你的專業是天文物理,你說,一般人會感興趣嗎?

理都不想理吧。

但是大導演諾蘭的【星際效應】,你看過嗎?

這部片背後的天文物理顧問,是2017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,索恩(Kip S. Thorne)。

我剛查了一下,票房七億美金,厲害嗎?

這幾年,有非常多爆紅職人劇。

【火神的眼淚】、【我們與惡的距離】、【半澤直樹】、【派遣女醫X】......

停留在你原始的專業、興趣框架,這些神劇是生不出來的,得跳脫框架。

跳脫框架,意味著轉換。

往大眾市場轉換,往人們感興趣的形式轉換。

從小到大,我一直在轉換。大學唸電機,研究所唸企管。

幾乎每個工作都換產業,銀行、唱片、網路、動畫、證券......後來從上班族,變講師。

教創意,是我的專業,後來去TED分享【跟沒有借東西】,是我的【后翼棄兵】。

多數老師還在教實體課時,四年前,我就開始做直播教學,然後有了火星學校。

這些轉換背後的基礎,是我教了14年的【創意王】。

我是因為,大量受益於這些創意轉換,才開始教創意。

你不覺得非常時期,我們更需要跳脫框架嗎?

所以我也做了轉換。

我把原來八堂課,精煉成五堂,用不到三千元的費用,降低負擔,讓大家能系統學會,一套簡單的創意思維。

課程介紹,我寫得很清楚,一樣直播、陪伴式練習、一對一回饋。

我放在留言板,你點過去看,覺得合適,更歡迎一起來學習。

我們真的可以有不同的人生。

7/15,來用創意跳脫框架,創造新的豐盛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